之前接手了老爸的 Nikon FM 底片機,還順便帶走了 50mm f1.4 跟 135mm f2.8 這兩顆鏡頭
拿去相機街的老店清理一下機身跟鏡頭之後就開始摸索老機的世界
其實老機不如想像中的困難,因為它只有兩個參數需要調整
底片感光度如現在數位的 iso,但一旦裝進相機之後,就必須把36張拍完才能拿出來,所以沒辦法換
唯二能調整的,就只有快門速度跟光圈
可愛的 FM 老機,從觀景窗看進去右邊會有紅色的燈光,如果是上方的紅燈亮起,代表鏡頭正中心是過亮的,如果是下方的紅燈亮起,代表是鏡頭正中心過暗。必須要中間的紅燈有亮起,才是適當的曝光。
(之所以會說是鏡頭正中心,是因為老機只有中心對焦測光的能力)
因此,透過 FM 幫你測光,在隨著自己想要的光圈,進而去調整快門速度,就可以得到正確曝光的照片了。
題外話,因為底片機沒有防手震的功能,也沒辦法看到拍出來是不是糊的,我還特別上網查了安全快門怎麼算,雖然查了之後拍出來的照片也沒有比較好看。
斷斷續續用了三年,也已經習慣了用底片機拍照的日子。
後來,因為我原本就很喜歡錄影,不論是環島、養貓、生活小事,我都喜歡用錄影來代替照相,又因為那一陣子燃起了想要拍影片至少要先練習的熱情,考慮過後決定購入 Nikon D5100 這台相機
我大部份的時間的確是都在用 D5100 錄影,因為我的 3Gs iPhone 升上 iOS 4 之後就常常裝白痴,動不動就程式重開,不然就是耗電量大增,也因此使用 D5100 拍機的機會大增。
對了,我沒有買 D5100 的 kit 鏡,一方面是因為我早有購買更好鏡頭的打算,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還有老鏡可以玩,所以沒差。
先說說 D5100 的錄影吧!
搭配 50mm f1.4 這顆鏡頭,等效焦段會乘以1.5倍,因此接上 D5100 後,會變成 75mm f1.4
常常長到讓我很頭痛,要站很遠很遠才能拍到想要的景,明明是人像鏡就變成小望遠鏡了囧
不過優秀的是,大光圈 f1.4 開下去,影片的顏色超飽合,雖然要靠自己的左手來追焦(錄影時全時手動對焦XD),但拍出來的感覺都還蠻不錯的,缺點就是要站很遠啊!
再來是 D5100 配老鏡的拍照抱怨了!
如果要玩老鏡,所有人都會推薦你買 Nikon D300 以上的機種,因為 D300 以上才支援老鏡測光。
(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點,Nikon D90、D5100、D3100 這幾台都不支援啦!只有 D7000、D300、D700、D4、D3x 這幾台爆貴的才有)
雖然我原本就是要拿來錄影…所以能不能測光對我來說不是重點,但我每次在拍照就真的很像瞎子摸象,常常拍出來不是全白就是全黑,全白或全黑還不是太大的問題,問題是在大太陽下拍照,LiveView 根本看不清楚,根本不知道自己拍的怎樣啊!!
而且因為我的鏡頭光圈大(這也變成困擾了嗎囧),常常大光圈開下去,用手動對焦,怎麼對都是糊的,因為景深太淺了
唯一值得慶幸的是,有時候人老了,眼睛不太好用眼睛對焦會太累,D5100 的觀景窗裡左下角有個紅燈叫作「合焦指示」,就是當你有對到焦的時候它就會亮。但我在這邊真的很想翻桌,有時候對焦不是一件「很快速」的事情,合焦指示常常出現個2秒~3秒就不見了,然後我又要半按一次快門才會又跑出來囧,能不能不要這麼會「省電」啊!我用手動對焦又用觀景窗拍照已經很省電了啊!反而像個新手用 LiveView 模式拍照似乎還比較方便一點…而且合焦指示如何延長一點,在說明書裡還找不到怎麼調整…
結論
如果要拿 D5100 配老鏡錄影-> OK!但小心焦段過長
如果要拿 D5100 配老鏡照相->你需要很有耐心…
我已經上網拍購入了 16-85 這顆鏡頭了,畢竟我也需要比較廣一點的鏡頭來拍影片,我還很認真的想說是不是該購入 35mm f1.8 來讓我取回 Nikon FM+50mm f1.4的手感
不過我想還是先買 D5100 的麥克風,再來考慮其他焦段的鏡頭吧!
一點心得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