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

倒反的三角椎

我的好友徐亦奇對音響很有研究。



在我們還在挖著鼻屎打著怪獸卡的高中,徐亦奇已經在恐怖的耳機路上打滾。

那時我涉獵甚少,所以並沒有太關心這個話題。


直到-

大學有一次我到徐亦奇的大學宿舍逛逛(事實證明我也只去過一次),那時候他秀出他整套音響器材

我看到眼睛都花了,到底哪條線接到哪條線,我真是看不懂。


但耳機不是用看的。

徐亦奇一往的問:「你想聽哪首歌?」邊翻弄著他整理的CD們。(有些甚至是航空版的高品質壓製)

我說:「那就聽個宇多田吧。」如果沒記錯應該是聽「光」吧


源源不絕的震撼從耳朵傳來,我整個傻了,原來這世界有這種層次的聲音。



徐亦奇拿起三個三角椎說:「如果加上這個更好。」邊說邊把三角椎放到擴大機的下方

同一首歌,同一張CD,同一個耳機,卻有完全不同層次的感覺

「天啊!又更好聽了!」我大驚

「怎麼會這樣?」

徐亦奇抱著得意的笑容說道:「這三角椎的功能是讓機器減少震動,這樣就可以讓音質再提升。」

「而且還有分不同材質適合聽不同音樂,有陶的、金屬的、木頭的…」等

聽得我又傻了,這傢伙只是大學生啊,到底花了多少錢在這上面囧a




多年後,漸漸的有機會進入到這個無止盡的深坑,大概知道好的耳機要怎麼挑及差別在哪
(其實只是口袋變深而已…)

有次在房間裡聽音樂,看到徐亦奇的  Edifer C3 下放著三角椎,而且有正反放法,想說應該又是個很深奧的技術

便問:「正反放有什麼差嗎?」

徐亦奇回:「我就是想知道有沒有什麼差才這樣放。」

「所以有差嗎到底」

徐亦奇無奈的笑:














「聽不出來。」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