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乘時間:4:00~12:39分,計 8hr.39min
我的單車經歷:
2010.3月完成單車環島
2015.10月完成一日北高,成績 18hr.15min
中研院後山-南深路,平均成績是20min多,最佳的成績也才15:50,我的朋友都12、13min的
這邊是要說明一下我的實力是很弱的…跟朋友出去我都是最後一名
武嶺時間紀錄(以手機照片時間為準)
03:52 地理中心碑
05:54 霧社
07:09 見晴門市
07:58 青青草原入口
08:21 富嘉門市(最高7-11)
09:32 翠峰(標高2309)
11:01 鳶峰
12:02 昆陽(太魯閣國家公園碑)
12:37 武嶺(標高3275)
9/15(四) 看颱風動態覺得中部感覺沒什麼問題,而新的颱風又不會波及到,似乎有個一天左右的空檔,跟友人阿德就把車牽下南投國姓,9點入睡,凌晨3點起床,準備準備就開車出發到地理中心碑(約20min),下車後組裝+拍照+到 7-11 上廁所,約3:57分從中心碑旁邊的 7-11 出發。
3:52 地理中心碑
一路維持心跳在 150 以下的輕鬆狀態,時速平均下來居然只有 13.6km/h,因為天色非常的黑,我印象我騎到人止觀的時候還是天黑的。平路的路段我應該有騎到 18km/h,山路的部份為了要保持體力,應該只有8、9km/h。
沿路要注意有些野狗可能會追人,有車友說差點被咬到,我是直接下車撿石頭丟了3次啦
然後半夜4點還是會有車子來往,所以最好前後燈都亮一點。不過車子都還蠻 nice 的,看到我們就會把遠燈切掉。
過人止觀之後發現空氣變得非常的好,我盡力的讓每一口氣都能吸飽。
5:54 霧社
進霧社前看到山豬,晚餐要進補?
到霧社後溫度開始變低(而且太陽還沒有升起),所以吃了顆茶葉蛋暖了暖身子,就再往上騎。
穿上 Strava 賣的背心,前防風後排汗,不穿還能收到車衣口袋裡,繼續往上騎。
坡度漸陡,我一樣維持最輕鬆的輸出,因速度大降,所以騎了近1個半小時才到 7-11 見晴門市。
沿路景色宜人啊!
7:21 見晴門市
我高中升大學的暑假曾在這邊打工3個月,進去買了御飯團+巧克力+水,邊跟車友聊天邊吃,似乎有台北東湖來的大哥騎了不只一次,吃完後就繼續上路了。
因為車道是雙線道的關係,汽車會蠻靠近單車的,最好遠遠看到有車要來的時候就先把左手橫舉,讓車子可以抓距離,我遇到的後車都蠻 nice 的,都會回一下喇叭讓我知道他們注意到我了。
7:59到達青青草原
海拔高的關係應該要很冷,因為太陽很大,其實很溫暖!
再上去人煙越來越稀少
8:22 抵達最高的 7-11 富嘉門市(海拔 2050)
到富嘉門市之後,還剩下約 20km 左右,武嶺總長 53km,剩下的路"完全沒有"補給點,我在這邊吃了一個御飯團,補了水,身上帶了3個威德+一瓶紅牛+2個阿德給我的果膠才出發。
預計每 5km 吃一個威德,最後攻頂之前或崩潰之前就喝紅牛。
以距離來看,已經完成了3/5(33km/53km),但這個距離完全是騙人的!!
因為我騎的很保守,所以我到這邊其實沒有很累,我自己評估最好只花2/5左右的力氣就好,不然接下來的路線真的會騎不動!
沿途有太陽的地方可以高達34度,但不熱很舒服。相對沒太陽的地方會掉到18度,我騎很慢身子不熱,就覺得很冷!
過富嘉之後太陽才大到我需要載墨鏡。
翠峰到鳶峰應該是我整段騎的最崩潰的地方,沿路陡坡不斷,8%、9% 一個接一個,最後累到我一個坡要下來休息3次。
短短半小時,我已經吃掉2個威德了!
我在這邊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腿軟,如果不下車休息,我的腿完全無法再使上力氣。
不過值得高興的是我完全沒有牽車,累了就下車休息,因為我的車有改 32t,再陡的坡也是一次上卡,不怕上卡失敗,就不怕在陡坡下車。
這邊我的時速應該是 4、5km/h 在前進,由於前面還有 14km 左右的路程,我覺得這樣騎下去我應該會到不了頂,我真的萌生放棄的念頭,因為我覺得前面的路如果都還是這種坡,這真的無法完成。
不過沿路風景還不錯…才怪!
往埔里看是一片晴空,往武嶺看是一片烏雲啊幹!
11:01 鳶峰
從開始到鳶峰之前,已經有無數的車友巴過我,但過了鳶峰之後就再也沒有車友巴過我了。
廢話,因為所有人都在山頂了啊!預計12點前到山頂的話,現在11點還在鳶峰根本是要爆了啊!
鳶峰到昆陽的路線沒有翠峰段那麼硬,但因為前面已經消耗掉不少體力了,所以腿的無力感是持續傳來。
我看到碼錶寫著 50km 的時候,我把車衣裡面的那瓶紅牛給乾了,覺得乾了還有點用處,腿的無力感就比較不明顯,可以繼續踩下去。
昆陽之前的最後一個上坡,太虐心了,我原本以為這個騎完就是到武嶺了,衝到頂才發現只是到昆陽而已幹!還有 3km!
昆陽往武嶺的那斜坡以 8.4% 從左向右劃,真的漂亮,可惜我手機掛點沒辦法拍下來。
有個騎過2次武嶺的朋友跟我說,騎武嶺真的要注意安全,山上的天候多變化,記得不管你騎到哪裡,12點就下山。
12點了,我剛好到昆陽,我看到 3km 外的武嶺,如果我在這邊放棄,我到底會多後悔?
當時也沒想太多,想說就剩 3km,衝了吧!
豈知以時速 4.5km/h 往上騎,竟騎了35分鐘才完成這 3km!!
最後以 8hr.37min 完成這個挑戰。
原本天氣只是厚雲而已,頂多飄幾個不成氣候的小雨滴。
結果我到山頂的時候,突然開始下起大雨。
因為我的手機突然無法開機,所以無法拍照,只好請下溜到昆陽的阿德再上來幫我拍照。
我從來沒聽過有人武嶺騎到8小時,可能我自己就是個奇葩吧,因為我騎車一直騎不快,但耐力的部份比速度還可靠一點,所以我一開始就很保護我的體力,就是為了能夠撐到終點。
功勞分析
1. 睡的飽。前一晚9點就睡,3點醒來精神狀態還不錯。老家在國姓有點吃香。
2. 補給到位。起床就先吃個波蘿麵包,沿途看到超商就下來加減吃,最後 20km 還多帶了補給上去盡量吃。下山後在霧社遇到2位車友,說騎到昆陽就放棄了,因為他們也騎到腿軟。我覺得他們就是缺乏補給。
3. Garmin 810 + 心跳帶。可以看心跳評估體能、看溫度、看海拔、看時間看一堆有的沒有的,讓你在騎程的過程中可以針對情況去做決策。
4. Shimano 105 32t。32t 有人稱武嶺神器,也可以說是無恥神器,有 32t 一路不怕抽筋,就這樣一路龜上來,偶爾輕鬆抽個車,陡坡也是可以上下卡不怕定竿,爽
5. 保暖衣。保護身體的機能不致於因為低溫而流失體力。
6. 充足的時間。照我這種弱B看來最好3點開始騎…
7. 意志力。每次騎山路我都覺得很痛苦,但從來沒有痛苦到想要放棄,畢竟我耐力還稍有自信。但這次在翠峰往鳶峰即使我都用最輕鬆的方式來騎,都還是想要放棄,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好想要騎到武嶺舉車,而且老婆可能不會讓我下次再這樣出來挑戰。光是這點我就拼了老命的硬撐上去了。說穿了就是你到底有多想攻頂啊!
8. 運氣。包含天氣給你面子、汽車給你面子、野狗給你面子、單車給你面子。
騎到山頂才遇到大雨、整路溫暖,單車從頭到尾都沒出事,狗沒追你,汽車沒A到你。
有聽說有些人會有高山症,或是在高海拔的時候騎不動,我都沒遇到,但有可能是因為我本來就騎比較保守,所以沒有缺氧的問題。不過我這陣子有吃冬蟲夏草,聽說對肺有幫助,不曉得是真是假。
到頂拍完照之後就跟阿德下溜下山,因為下雨淋滿身,瞬間冷到我打顫,不過好險到昆陽就沒雨了,一路煞車按到富嘉門市,泡了碗泡麵。吃完發現雨勢又來了,再往下溜。發現地上的坑洞很多,在高速+濕滑+旁邊一堆車的情況真的很危險,真心建議找補給車送下山,不然就是認命溜慢一點,我跟阿德溜了3個小時才到中心碑。53km 溜3個小時耶,超慢。
這邊做個總結。
A. 到富嘉門市之後才是武嶺的開始,也就是最後的 20km。雖然有部份是5%、6%的坡,但大部份還是落在8%、9%。
B. 補給做好,體力養好才拼的上去。
C. 12點前到達武嶺是金律,真心建議4點開騎準沒錯。總不可能比我弱吧。
D. 平常要做好事,打魔王的時候才不會意外一堆。像我運氣就很好。
附上 Strava 成績 做參考。
自我分析
A. 騎2個小時到霧社、4個小時到青青草原、4個半小時到富嘉門市、5個半小時到翠峰、7個小時到鳶峰、8個小時到昆陽。
B. 花了一半的時間在富嘉門市之前。
C. 富嘉到翠峰花了1小時,翠峰到鳶峰花了1個半小時,鳶峰到昆陽花了1個小時,昆陽到武嶺花了半小時。
附上地圖+時間表,比較好看的懂。
因為是颱風後一天去的,整個地上都是落葉,我還先大保養完才去騎,整個齒輪都是草,哈哈
結束了武嶺。
對很多人來說,武嶺就像後山的一樣常常上去練車,但對我這種弱B來說,武嶺真的是有如聖山,真的不曉得要如何觸摸到。
好險武嶺就在那裡,隨時等待我的挑戰,這樣原本只是想要去試看看自己到底離武嶺有多遠,還需要做多少努力。
但好險運氣真的不錯,花了點心思還是上去了,寫此心得分享給想上武嶺但一直害怕的朋友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